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农村清洁取暖难推进,根源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7-10 15:23:45

对于北方农村地区的居民来说,清洁与温暖似乎是一个永远不可能放到一起的词汇。因为,在北方农村有着近千年的燃煤取暖历史,燃煤便意味着排放,排放物与清洁自然扯不上丝毫关系。但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以及冬季雾霾的横向,在国家大力推行改革下,清洁取暖成了一个不可分隔的名词。


“煤改气”轰轰烈烈!


为了迎回久违的蓝天白云,2017年冬天,大刀阔斧的”煤改气“政策,令北方地区晴空万里的日子多了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工程造价昂贵,老百姓无法承受取暖成本,以及酿成历史性气荒的惨剧!使得这个项目在两年后最终是留下了一地鸡毛,农村清洁取暖之路又要重新探索出路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简称《规划》),到 2019 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 5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7400 万吨。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 亿吨。


现实情况是,我国北方地区清洁能源取暖比例较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在《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推动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被寄予了替代煤炭的厚望,“煤改气”席卷了整个北方地区。


“煤改气”工程的急进,打破了当时的供需平衡。气价偏高、气源不足……“在再加上很多地区在当时推行“禁煤”,甚至有”谁卖煤就抓谁,谁烧煤就抓谁“的过激言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寒冬格外艰难!


”一刀切“是行不通的


2019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意见的函。


不同于以往在一刀切煤改气之后提出的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原则,此次发改委意见突然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调整,开始提出重点发展清洁煤供暖和生物质能供暖,这一政策的重大转变一方面应该是迫于目前在煤改气煤改电过程中引发的气荒、安全事故、补贴难到位、居民用不起等各种问题压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迫于煤改气后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引起的能源安全顾虑,当然最重要也是从民众实际采暖需求出发,体现以民生为重的政策出发点。


简单来说,中国富煤少气,最经济最便捷最安全肯定是用煤炭供暖,相对于散煤分户式采暖,以清洁煤集中锅炉供暖或热电联产式供暖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是最折中有效的办法。


同样是燃煤取暖,老百姓为何拒绝清洁煤?


调研发现,冬季取暖费用是农村家庭的重要开支项目,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山西入户调研结果显示,即便使用价格最低的散煤(每吨约合500元左右)取暖,一个采暖季的燃煤使用花费约为1000元,占当地低收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10%。


山西省有关方面表示,山西省的补贴力度与北京市接近,甚至略高于河北省。然而,山西省的经济条件和财政收入远不如这两个地区。清洁取暖推广任务高度依赖政府补贴的模式使得原本政府财政能力有限的山西省备受重压,推广难度更大,也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


而且,中央到地方的财政、能源、住建、环保和发改等政府部门以及电力、燃气和供暖等企业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灵活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特别是作为具体落实推广的县级政府,对当地农户取暖需求、资源禀赋比较了解,但却并不参与清洁取暖规划的制定。


“目前的清洁取暖市场是‘政府主导、企业配合’,政府项目在短期内大规模上马,刺激了大量企业的进入,但又因为缺乏准入机制、评估机制使得市场极为混乱,鱼龙混杂。”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刘广青认为,要实现可持续的清洁取暖,需要“百姓用得起、政府补得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应审慎基于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地方财政和资源禀赋等因素,遵循用户可承受、政府可支撑、运行可持续的原则。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